沖床模具中的凹模有哪些注意事項,經驗之談
沖床模具中的凹模是整個模具最關鍵的組成部分之一,凹模的質量直接決定著能不能生產出合格的沖床件,所有在設計凹模時有以下幾個事項必須要注意:
(1)沖床凹模孔洞不能做成直壁內腔
為了工件或廢料易于下落,凹模孔腔不能做成直壁,而要做成錐形、柱孔口錐形或柱形孔口階梯形。柱形孔口凹模制造較方便、刃口強度高,修磨后刃口尺寸不變,是最常見的沖床凹模結構形式。如果凹模內壁是直壁,則沖下的工件或廢料,由于尺寸變大,會卡在內腔,若積累過多將使凹模脹裂。
沖床模具
(2)沖圓孔的凹模不宜用矩形毛坯
沖圓孔的凹模應盡量采用圓形毛坯。這是因為圓形毛坯用材最少,同時凹模壁厚均勻,熱處理變形小,凹模易于淬硬、淬透,模具壽命長,不易開裂。此外,采用圓形毛坯,也便于車削、磨削加工。
(3)沖床復雜輪廓時,不宜用斜刃口
當沖床力超過現(xiàn)有沖床設備噸位時,為了降低沖床力,可采取斜刃沖床、階梯凸模沖床或加熱沖床等方法。平刃沖模沖床時沖切沿制件周邊同時發(fā)生,因而所需沖床力大。若采用斜刃模沖床,如同斜刃剪板機一樣,使材料沿長度逐漸分離,則沖床力可顯著減小。對于大型或厚料沖床件,常采用凸模或凹模鑲拼結構,為了減小沖床力,可將凸模(沖孔時)或凹模(落料時)做成波浪形斜刃,斜刃應雙面對稱,分塊線一般取在波浪的低點或高點,斜刃高度一般不超過沖床料厚的1—3倍,以免模具單面受力而損壞。但沖床起伏大的復雜輪廓時(在覆蓋件修邊時),不宜用斜刃,以免模具刃口形狀復雜、起伏大,模具刃口強度低,受力大而損壞,且模具加工制造困難。
(4)沖床凹模的厚度不宜太小
沖床凹模厚度直接影響凹模的強度、剛度和模具的耐用度,其大小與沖床力有關。沖床凹模厚度不宜太小,因為凹模下面的模座或墊板上的孔洞較凹模洞口大,凹模厚度太小,便會使凹模工作時受彎曲而變形,以至破壞。(5)沖床凹模壁厚不能太小沖床凹模壁厚直接影響凹模的強度。如果凹模壁厚太小,沖床時凹模強度不足,可能會破裂。由于沖床時凹模受力情況復雜,通常根據(jù)經驗公式或相互關系決定凹模擘厚
(6)沖床凹模刃口高度不能過大
沖床凹模按刃口扎形區(qū)分,主要有兩種。一種是圓柱形孔口凹模,刃口強度高,沖床件尺寸精度高。一種為錐形孔凹模,刃n強度較低,但孔內不易積存工件或廢料,孔壁所受的摩擦力及脹力小,所以凹模的磨損及每次的修磨量小,刃口尺寸在修磨后有所增大,但增大值很小,對凹模壽命影響不大,此種凹模一般用于精度要求不高,形狀簡單,材料厚度較薄的工件的沖床。沖床凹模刃口高度不能過大。刃口高度過大,沖孔廢料積累較多,增加沖床力、推件力和孔壁磨損,凹模磨損后,孔口可能形成倒錐形,引起廢料跳落在模具工作面上,損壞模具。這樣刃口磨損后,每次的修磨量大,凹模總的壽命較低。沖床凹模刃U高度也不宜過小.刃口高度過小,凹模磨損后刃磨的次數(shù)減少,凹模的總壽命也降低。
沖床件
(7)凹模的刃口與邊緣,刃口與刃口之間的距離不能太小
凹模刃口與凹模邊緣之間距離口、刃口與刃口之間距離,必須具有足夠的距離,其數(shù)值不能太小。這是因為,距離太小,凹模強度低,在沖床力及工件(或廢料)脹力作用下,會引起凹模脹裂,距離值太小,則熱處理(淬火)時凹模易開裂,模具刃口強度低,因此距離值不能太小,一般地取30~50mm之間,并使凹模外形尺寸盡可能選用標準的凹模坯料,刃口與刃口之間距離的選擇可依凹模刃口復雜情況而定,復雜的應選大些,圓凹模可適當減小些。二手沖床回收
(8)對淬火的凹模最好不開緊固孔
以免損失凹模強度及熱處理變形開裂。應盡量用夾緊錐套將凹模固定在下模板上。金屬擠壓模常采用這種方法,這點對于凹模尺寸小,受力大,安裝緊固件困難,或者凹模上加工孔困難(如硬質合金制作的凹模),采用此法固定安裝凹模非常重要。
(9)凹模孔的位置切忌使凹模角部處于凹模塊的對角線上
凹模孔的位置,應安排在模塊的正中心,但切忌使凹模角部處于模塊對角線上,以免凹模淬火時開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