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| 熊劍輝
雖然雙方“打死都不說”,但市場普遍認定,馬斯克放言“量產”的底氣,跟這個低調神秘的寧波男人有關。
01
“抱腿戰略”
2019年至今,能讓股價連續翻倍但不翻船的公司不是不多,而是鳳毛麟角。
今天的主角拓普集團董事長鄔建樹,他的企業則是鳳毛中的鳳毛。
期間,其公司股價從2019年最低9.07元暴漲10多倍,市值從百億到破千億。
與股價大漲相對應,拓普集團的業績同樣驚艷。
最新公告顯示,2024年,拓普凈利潤預計高達28.55億-31.55億,同比最高增長46.68%。
這樣的成績,還是在2024年中國車市歷經慘烈價格戰,汽車配件業作為下游供應商,利潤比刀鋒還薄的情況下,逆勢取得的。
用董事長鄔建樹話說,這是做到了“低毛利、高利潤”。
1983年,拓普第一家汽車配件廠
根據拓普集團自述,1983年,19歲的鄔建樹,就在寧波開出了第一家拓普汽車配件廠。
剛創業,資金少、體量小,鄔建樹從汽配中最便宜的橡膠減震墊、密封條入手做起,但相當長時間內,雖然他足夠努力,工廠也只是平淡無奇。
默默無聞積累多年后,鄔建樹爭取到了一個大機會。
1995年,北京吉普大賣8.2萬輛,創造出當時的SUV銷量紀錄,并且急切地希望提高零配件的國產化率。
拓普與吉普,因此瞌睡碰到了枕頭。
據《長江商報》等媒體報道,1996年,拓普成功打入北京吉普供應鏈,熱銷車型的襯套、橡膠減震墊、密封條等,大都由拓普包攬。
緊抱北京吉普這條“大腿”,拓普的業務迅速放量。
嘗到甜頭的鄔建樹,則一邊苦練“內功”,一邊復制“抱腿戰略”,加速開發其他客戶。
他看準的新突破口,是減震器。
在汽配行業中,減震器的技術壁壘、毛利率都相對較高。
這一方面是因為整車企業對其質量、性能、供貨穩定性要求極高,一旦通過嚴格的審核、認證,就能拿到長期、穩定的訂單;
另一方面,消費者對汽車舒適性、安全性、操控性要求不斷提高,令減震器技術加速迭代創新。
看準之后,鄔建樹大干快上。
2000年,拓普成立研發中心,大力延攬科研人才,提升核心技術,開始從技術上與國際接軌。
2001年,鄔建樹正式成立“拓普減震”,建成國內第一家具備汽車動力總成懸置系統計算匹配能力的企業;
兩年后,又涉足汽車隔音。
憑借減震、隔音核心能力的提升,拓普成功打入長安福特、廣州標致、一汽大眾等合資車企供應鏈;
也抱上了通用汽車、克萊斯勒、奧迪、寶馬、保時捷、沃爾沃等外資車企的“大腿”。
此后,拓普在縱向,技術不斷縱深突破;
在橫向,業務又不斷延展,先后形成了減震、隔音、模具、連軸器、特種橡膠五大板塊。
2014年,鄔建樹將五大板塊整合重組為拓普集團,形成完整的NVH系統(即噪聲、震動和聲振粗糙度)。
汽車的NVH系統很復雜,車身、發動機、變速器、輪胎……
幾乎所有部件,都有震動和噪音需要配套解決,解決這些的零部件專精又零散,所以很少有人,能把NVH系統全搞定。
但鄔建樹的整合,做到了。
以往,整車企業只能東一榔頭、西一棒子找一大堆供應商,還要將各個系統的減震降噪,繁瑣、反復地調試、磨合。
如今,只要將NVH托付給拓普,它一家全搞定,提質又增效。
拓普的競爭力,由此登上了一個新臺階。
2015年,作為國內少有的、具備整車同步研發能力的NVH零部件系統集成供應商之一,拓普集團在上交所成功上市。
鄔建樹,也很快抱上了更大的“腿”——特斯拉。
02
“豪賭”特斯拉
2021年6月8日,拓普總部報告廳。
當著200多位機構及個人投資者的面,有人當場詢問“A公司”負面較多、是否影響公司訂單時,鮮少露面的鄔建樹,一語驚四座:
“在與客戶的合作過程中,深刻體會到A公司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確的”;
“其他車企(與A公司)至少有5年的差距”;
“一個新物種的產生、成長,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,也是短暫的,我們不能只看表象”
……
所謂“A公司”,就是特斯拉。
鄔建樹如此堅定乃至偏執的信心,來自他對汽車產業趨勢,對馬斯克和特斯拉的研究與判斷。
2016年,當國內車企正為新能源補貼退坡爭執不休時,拓普悄然成了特斯拉的底盤供應商;
之后多年,供應鏈又延伸到減震件、汽車智能剎車系統(IBS)等關鍵零部件領域。
在當時,特斯拉并不是什么好客戶。
首先是因為新能源車還遠不成氣候;
另外,特斯拉還動不動就負面纏身,一位車主開著Model S用著“自動駕駛”的事故就曾讓全行業震驚。
但鄔建樹相信特斯拉將給汽車產業帶來的顛覆式機會,而且尤其看好特斯拉正在推行的輕量化車身的一體鑄造。
車身一體鑄造
所謂輕量化車身,即降低車身重量。
它不但可以減少材料消耗,也能增加新能源汽車的航程。
當時,特斯拉正以一體化壓鑄替代傳統車身制造的“沖壓+焊接”——
不但將后底板70多個零部件合而為一,原本370個零部件構成的下車體總成,也被3個大型壓鑄件替換。
鄔建樹被這一創新深深震撼,然后決定緊緊地抱住特斯拉,一起改變世界。
2017年,此前一年凈利潤才剛過6億人民幣的拓普,以6.42億人民幣,100%收購了具有高強度鋼底盤技術的浙江家力、四川福多納兩家公司。
再結合上自身的輕量化鋁合金底盤技術,最終成了特斯拉輕量化底盤的主力供應商。二手沖床回收
起初,這個投資并不被看好。
但鄔建樹毫不動搖信念,當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啟量產,他還在2021、2022年,通過定增、可轉債,追加募資45億,加速輕量化底盤項目建設——
幾乎是豁上身家性命給特斯拉。
事實證明,梭哈特斯拉,鄔建樹是贏大了。
2020-2023年,拓普集團營收從65.11億增至197.01億,凈利潤從6.28億增至21.51億,分別大漲3倍、3.42倍。
而為其貢獻增長的主力就是特斯拉。
與特斯拉的深度綁定,也讓拓普的技術能力有了強大背書。
拓普也持續滲透到賽力斯、理想、蔚來、小米、比亞迪等一眾新能源車企,完整吃到了新能源汽車爆發的時代紅利。
但在鄔建樹的視野里,拓普要搶占的,可遠不止新能源汽車這一個風口。
03
機器人世界
2023年10月,某券商線上分享會。
平日里極為低調的鄔建樹,再度語出驚人,公然表示對市場非議和公司股價的不滿。
原因包括:
第一,在汽配方面,拓普與華為賽力斯、理想、小米等汽車客戶深度合作,技術含量“遙遙領先”。
第二,拓普不但已完成對特斯拉輕卡“Cybertruck”供貨,而且正與“T公司”展開人形機器人合作,年底就要為其提供相當于500個機器人的執行器零部件。
而這其中的第二,尤其令他振奮。
所謂的“T公司”,市場普遍認定也是特斯拉,人形機器人則是Optimus(擎天柱)。
這么前沿的科技,這么巨大的利好,但拓普當時還被當成是汽車零部件企業。
鄔建樹因此毫不客氣:
拓普800億的市值,完全沒考慮機器人的估值,整個機器人業務相當于“白送”。
鄔建樹的不平,是因為他對機器人的極度看好。
2022年,特斯拉的Optimus面世,震驚世界。
巧合的是,也是這一年,拓普開始在半年報中首次明確“積極布局機器人產業”。
從財報中,不難窺見鄔建樹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壯志雄心:
一是拓普的運動執行器,包括電機、電控及減速機構等部件樣品,已獲得客戶高度認可(2022年半年報);
二是人形機器人堪稱“面向人類未來的百萬億級別的賽道,發展前景廣闊”(2022年年報)。
2023年,拓普進一步拆分成立“機器人事業部”,并成功為“T公司”提供直線執行器、旋轉執行器。
按計劃,2024年開始量產爬坡,一期就有望形成10萬臺的年產能。
對鄔建樹來說,機器人是一盤比汽車更大的布局。
2024年1月,拓普投資50億,在寧波開建占地300畝的機器人核心部件生產基地,開足馬力將自身的研發制造能力和技術積累,復刻升級到機器人產業。
按照規劃,未來,這里將是“機器人造機器人”的產業基地。
如今,人形機器人產業利好不斷。
2025年1月9日,拉斯維加斯CES展上,馬斯克在線官宣:
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人,將在年內量產數千臺。
如果進展順利,2026、2027年,這個數字將分別飆升到5萬-10萬臺、50萬臺。
這個重磅消息,燃爆了全球科技圈,也讓拓普集團應聲大漲7.18%,而在此前,拓普的股價已經多次因為機器人火熱而大漲。
這說明,市場開始為拓普的機器人買單了。
而鄔建樹,也一直在加倉做多自己。
如今,在機器人藍圖的刺激下,拓普的市值已超過1100億人民幣。
過去4年,拓普的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0倍,但早已解禁的鄔建樹非但一股沒有減持,反倒在2019年、2024年,分別耗資1.37億、1.44億增持了股份。
截止發稿時為止,鄔建樹身家的最新估值,高達700多億。
在一次閉門交流活動中,鄔建樹曾自問:“什么是核心競爭力?”
然后自答:
“核心競爭力并非單靠勤奮就能提升,而是需要在企業背景、文化底蘊以及人才梯隊建設上,具備超前的意識和戰略藍圖上的精心布局。”
總結起來,大概就是,要看得遠,謀得透,知行合一。